解锁神奇生物,“蓝星卫士”海洋科普互动课堂让孩子们更懂海洋
在大海中,有一种格外美丽的海洋生物,它们不仅以千姿百态呈现,一旦遭受外界刺激,还能迅速喷射毒液进行反击,这就是——水母。在“蓝星卫士”刺胞动物科普互动课堂,来自宁波海洋研究院的方增冰老师,通过观看各类水母视频,将孩子们迅速从“我见过水母”的认知,快速扩展至“哇,原来有这么多样子的水母”。科普课堂里,孩子们不仅一起认识了水母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,包括浮浪幼虫、水螅体、横裂体、碟状体和成体,还认真观察了水母的形态、结构,更亲自吸起饵料,小心翼翼地投喂给小水母们,再观察它们进食的过程和状态。
而像螃蟹、虾等节肢动物,在陆地、淡水、海洋中均有分布,目前尚生存的有100多万种,约占已知现生动物种类的4/5。在“蓝星卫士”节肢动物科普互动课堂,海洋卫士学校系列课程开发者许春佳老师,融合图文、动画、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,条理清晰又风趣幽默地介绍了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、代表种类、对人类发展的益处和影响等等。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,就属于节肢动物中的肢口纲,并且被称作“活化石”的鲎,还是赫赫有名的“海底鸳鸯”。但是,可别小看节肢动物,虾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是重要工业原料,一些节肢动物还可以用于制药……而在了解节肢动物相关知识后,孩子们还通过现场观察“横行大将军”螃蟹的外观、爬行、进食等,进一步加深对节肢动物的认识。
一位“蓝星卫士”志愿者表示:“这样的海洋课堂寓教于乐,既能让孩子学习到丰富有趣的海洋动物知识,更在亲自观察、实验的过程中,加深了对动物们的了解、对海洋的了解,也更加明白海洋保护的重要性。”
据悉,截至2023年2月,“蓝星卫士海洋守护项目”已累计组织近3000人次志愿者,在山东、浙江、广东、海南、辽宁等地区共计10个城市,开展415次海岸环境巡护、156航次海洋污染防治、7场海洋科普/城市接力活动,从海洋/海岸带回各类海洋垃圾9.6吨。
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蓝星卫士项目负责人表示:“在极氪智能科技的支持下,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,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海洋保护公益活动,通过带海洋垃圾回岸,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还大海以蔚蓝;通过海洋科普互动课堂,让格外关注动物的孩子们更加了解海洋生物。我们希望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志愿者,都能将这份对海洋的关心与热爱,更多地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爱海行动,一起携手共同呵护大海的明天。”
版权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“宁波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归宁波新闻网所有。任何媒体转载、摘编、引用,须注明来源宁波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,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